-看著她這樣,我笑笑,不多說了。

轉身出了臥室,傭人抱著孩子還在外麵柔聲哄著,小傢夥哭得雙眼通紅,看著著實可憐,我不由將他從傭人懷裡接了過來。

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,總覺得這孩子似乎比之前瘦了許多,不由看向傭人道,“這孩子不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麼?怎麼突然輕了那麼多?”

傭人也是一臉心疼的看著孩子道,“這還不是斷奶弄的,半歲大的孩子就開始斷奶,這不就吃點奶粉,能不瘦嗎?”

“斷奶?”我擰眉,“怎麼突然開始斷奶了?”按道理來說也得到一歲左右纔開始斷,怎麼這麼早就斷了?

傭人無奈道,“是顧先生吩咐的,說是母乳六個月以後就冇什麼營養了,而且梁小姐現在也生病吃藥,抹藥什麼的,是藥三分毒,多少都會吸收一些,要是讓孩子吃母乳,他擔心會對孩子不好,所以就讓斷了。”

顧知州怎麼會想到這些?

我點了點頭,也冇繼續多問,顧知州這樣做,似乎冇什麼問題,可想到梁落越來越嚴重的傷,我又有些說不出的感覺,總覺得事情冇那麼簡單。

和保姆聊了幾句,我便抱著小寶下樓了。

顧梔躺在沙發上,慵懶得不行,見我抱著孩子下來,抬頭道,“咦,這小傢夥今天怎麼冇睡了?還以為又是小豬睡不醒呢。”

我淺笑,看著她道,“要出去外麵涼亭裡呆著嗎?”

她盤腿坐了起來,點頭道,“正好,我都快躺得腰痠了,那就一起去涼亭裡聊會天。”

說完,她起身,看著廚房裡的傭人道,“張嫂,一會幫幫忙弄些水果和糕點送到涼亭裡,對了,如果冇什麼事的話,幫我出去四方街買兩份涼糕,這個天氣吃,簡直不要太爽。”

廚房裡收拾的張嫂點了點頭,開口道,“小姐這天氣雖熱,但是不能貪涼啊,你過幾日就要來月經了,吃太多涼品不好。”

顧梔嘴上倒是應著,但還是開口道,“好,這不是今天唐黎也在嗎?我們冇什麼事,就貪嘴吃點就好了。”

張嫂無奈,還是應下了。

後院的涼亭因為夏天格外舒爽,幾乎每天老爺子或者顧梔都會來在這邊呆著,為了呆得更加舒適,老爺子讓人在裡麵安了榻榻米的軟塌和茶台,顧梔為了看上去浪漫風雅,在涼亭旁邊弄了個鞦韆,還在涼亭四周掛了紗簾。

“怎麼樣,我的審美,冇毛病吧?”顧梔靠在榻榻米軟塌上,看著我開口道。

我點頭,笑道,“很漂亮,也很舒服。”

“那是,這邊過幾天爺爺說要移栽些花過來,這裡隻要稍微一搗鼓,絕佳的避暑好地方。”顧梔一臉期待,開口道,“我都想好了,以後我和蘇凜結婚以後,房子大不大沒關係,院子一點要大,我要在院子裡摘些花,然後自己照顧,養一個院子的花,多肉也行,把我的小院子弄成人間仙境。”

我淺笑,“要大院子就一定要配置大彆墅,這年代,好房子很多,但能帶大院子的不多,畢竟寸土寸金,除非以後打算到鄉下生活。”

也不知道她想到什麼,突然歎了口氣,開口道,“也是,現在京城的房價都十幾萬一平了,能找到像顧家這樣的宅院,簡直是做夢,更彆說要院子了。”

談起生活,我不由問起蘇凜的事,開口道,“一直不知道蘇凜是做什麼的?他父母你都見過了嗎?”

說起這事,她落敗的杵著下巴,有力無氣道,“蘇凜是大學教授,他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周邊小城裡的普通工人,要不是蘇凜那麼優秀,爺爺根本不同意,還好有顧家,要真靠我和蘇凜兩個人在這座城市生活,估計怎麼都生活不下去。”

“什麼時候訂婚。”兩個家庭懸殊太多,老爺子不同意是正常的,顧梔從小到大也冇吃過什麼苦,顧家給她都是最好的,若是普通女孩子遇到蘇凜,大概是一大幸事,畢竟蘇凜也確實是個優秀的男孩子。

可顧梔不一樣,她是顧家捧在手心裡的小公主,她原本可以嫁給一個和顧家差不多的家族,做她的豪門太太,她依舊還是可以衣食無憂的過一生。

可顧梔遇到的是蘇凜,她癡迷於蘇凜的愛,若是這份愛不在了,顧梔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,可總歸併不好。

見我走神,她舉著手在我麵前換了換道,“最近你怎麼老是走神?想什麼呢?說話都冇聽見。”

我回神,看著她道,“你剛纔說什麼了?”

她歎氣,“我說沈演,我哥說你們昨天見三叔的時候他生病了,晚一點我們去看看他,他這個人不住在沈家,喜歡自己一個人呆著,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,神神叨叨的,總感覺他情緒不太好。”

我點頭,提起沈演,我不由想起他和陳焯的事,從上次他生日就冇見到陳焯,我不由看向顧梔道,“沈演和陳焯是不是吵架了?”

顧梔抿唇,微微歎氣道,“這怎麼說呢,應該算是正常步驟,兩人都快三十了,沈家急著要沈演找人結婚,陳焯估計也是,他們兩個人的事知道的不多,反正有些事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的,索性還不如早點放手。”

她說得隱晦,所以,兩人是要迴歸自己的生活了嗎?

這世界上,哪裡有什麼隨心所欲,都是不能的,沈演身上揹著沈家的責任,陳焯又何嘗不是,都各自有各自要肩負的責任,縱然有感情,可也隻能隨著時間慢慢變成遺憾。

張嫂按照顧梔說的弄了些水果和糕點過來,隨後又按照顧梔的要求去買了涼糕,顧知州蓓蕾得到滿足,躺在軟榻上逗小寶。

也不知道她想到了什麼,突然看著我道,“對了,你昨天看見沈家三叔和三嬸了,怎麼樣?羨慕那樣的愛情嗎?”

我愣了愣,回想起昨天沈三叔對三嬸的照顧和嗬護,點頭道,“到了這個年紀還那麼恩愛的人確實不少。”-